如果管理是一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按“听、说、思、行”这四个篇章来解读:
管理中的“听”,是指信息的吸收。
· 当今商界,尤其需要博听广闻。宏观环境的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信息都要听,同行的和跨行的信息都要听,直接相关的和看似不相关的信息都要听。
· 对外要倾听客户的需求、合作伙伴的声音,才能把脉市场、把握商机、在价值链上创造更大价值。
· 对内要能够倾听内部团队的想法、员工的心声,方能激发士气、同心高效、用集体智慧迎接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性、模糊)的世界。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业务开拓型的)都很擅长第一点,他们知识面广博、信息来源多样,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啥啥都听说过——所谓见多识广。而要兼顾第二和第三点,关注外部的同时也关心内部,这就相对难得了,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做到内外平衡。
管理中的“说”,是信息的输出。
· 领导者要把梦想和理念、战略和方向、思路和计划等,通过讲,传递出去。
· 要讲得逻辑清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对人讲明白。
· 要不厌其烦、不计其数地讲。要慷慨激昂的讲,要苦口婆心的讲。要变着法的讲,换着角度的讲。要对外各种讲,对内各种讲。
· 要讲出花样,同样的意思用各种呈现形式。要讲的前后不矛盾,又与时俱进、迭代更新。
· 要讲出新意,在讲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演绎新的价值。要把别人讲得磐石无转移,也把自己讲得蒲苇韧如丝。
这方面最厉害的例子,可能我们立马会想到马云。
有些管理者可能更信奉“行胜过言”而忽略了“言传”的力量,而其实,言传和身教一样的重要,如果左右手一起使力,岂不比单手托举要高效?也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口才不好,讲不了那么引人入胜、鼓舞人心。但其实,只要讲你自己相信的、讲你自己想清楚的,跨出沟通的这一步,真诚坦率的表达出来,并且坚持,就很有力量。而你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也自然会提升。
管理中的“思”,是不容易看见的部分,但它指导着一切。
· 领导者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 思考的广度、高度、深度、速度都得要。既要想得全面系统,又要把握关键本质。
· 要能够畅想,又不能空想。
· 思考的过程要缜密,思考的成果要有质量。要思考透彻、洞察规律、连点成线、融会贯通,熔炼成鞭辟入里的洞见和思路。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其实大脑是没有停顿的,不断思考。我们需要了解大脑的运作机理,有时候把问题放一放,哪怕看似在做别的事情,在散步、运动、洗澡、甚至睡梦中你的大脑深处依然在运转和酝酿着,答案会更快出现。当然还有一招,就是“独思”不如“众思”,发动大家一起思考和探索,相互激发思维,融合集体智慧。
管理中的“行”,就是执行,是最显现的部分,它把“听、说、思”都落到实处。
· 有了思路,就一定要高效地转化为“出路”。
·行动,需要速度(动作果断迅速)、力度(动作有力见动静)、准确度(过程准确不走样)、有效度(产生实际的效果)。
· 执行的过程中,既要瞄准目标、坚定推动,又要灵活变通、手段多样。既要步步为营,又要有节奏感。
· 执行,最难的是调动巨大的团队一起行动,要牵引着人潮往前汹涌。
· 执行,最终本质是“行必果”,无论如何,哪怕万水千山,也要千方百计,达成结果。
优秀的管理者不止于思考,不满足于完美的方案,更是追求完美的实现、看到结果、看到成效。在实践检验之中,思路才得以验证;也只有带领团队执行的过程,才是最初的“管理意志”得到实现的舞台。我们希望,听闻了很多的锤子科技,不会是这方面的反例。
其实每位管理者不妨定期自我检查一下:
· 最近自己吸收了什么新的信息和数据?获得了怎样的新知和见闻?倾听时的心态够开放吗?倾听到的信息够多元吗?
· 最近自己主要在说些什么?哪些沟通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的?沟通的内容够丰富和准确吗?和哪些人群沟通是不够充分的?需不需要换着角度再去沟通?
· 最近自己畅想了什么?有琢磨明白了什么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吗?工作上有不一样的思路、有智慧火花吗?在自己的专业或业务领域,有新的见解或洞察吗?
· 最近自己实实在在的做出了什么?思路转化为行动、产出结果了吗?执行的快速、到位、高效吗?
听说并举,且思且行。管理就在这四字箴言中绽放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