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努力总是好的,起码态度端正。请你记住这句话,当你再看到它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当我们平庸的时候,我们得努力,当我们成为别人眼里的“优秀的人”时,我们还是得努力。因为努力才会让我们觉得生活还算有乐趣。
和现任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吃饭,他突然字正腔圆地对我说:“你上班这么辛苦,不如咱们不干了,给我当全职太太,我会养你的。”
“我……”趁我被噎了一下,他赶紧架住我还来不及挥下来的巴掌,解释道:
“才不是我说的!”,他连忙把手机推到我面前:“你看,这上面说的!‘这十句话,只要你说,她一定会流泪!’我试试看嘛。”
“我需要做全职太太吗?我只要做半职的就足以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了好不好,剩下一半还得在资本市场里斗智斗勇呢。”
他看了看一桌子行将见底的菜,皱着眉思考了两秒,对我说:“那,我给你当全职老公,你看成么?”
我只好腾出手来掂了掂他胳膊:“不了。看起来并不太好吃。”
……
有人会说:“你想得倒容易,你以为当主妇不需要努力,那么轻松吗?”
也有人说:“一看你就没做过,你知道料理家事有多辛苦吗?说谁不会说呀。”
对,你们说得都对。说起来自然是容易的,做起来,自然是不易的。不过,千千万万个人没做到的事,不代表没有人可以做到。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它当然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看看身边形形色色的优秀的人们,有哪一个是不努力的?
有人拥有圆满的人生,却未必令人觉得优秀,努力和付出才是优秀的底色。如此说来,优秀更倾向于在描述过程,有时候,结果并没有那么圆满,甚至失败,却也无法否认某人的优秀。
还有人会跟我提陶渊明,说,你看看人家,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人家不优秀吗?老陶自然是优秀的,但他的优秀,是建立在才华之上。他努力读书用功的时候,你怎么不看在眼里呢?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尽相同,追名逐利当然不是优秀者统一的目标。陶渊明要是没有才华,辞官后每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也就是个普通农夫罢了。
那农夫就不优秀了吗?你知道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农夫也有很多种。
农夫1号,悠然自得地喝着茶,跟着广播哼哼几句随便听来的京戏。他今年的活都干完了,收成有了保障,故而你能看到他闲适的一面。优秀吗?看看同村手忙脚乱,效率低、收成还低的其他人,他当然是优秀的。
农夫2号,你在他家附近的度假村住了一个月了,每天看到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太阳晒得肤色黝黑、满脸皱纹,整个人精瘦精瘦的,你跟他聊聊,他也总是愁眉苦脸地告诉你,虽然每天认真干活,一年到头的收入也就勉强度日。你呆呆望着他,专业的手法,认真的态度,每天坚持不懈地工作着,你能说他不优秀吗?
农夫3号,成天游手好闲,上东家找大妈们嗑瓜子儿,上西家又去招猫逗狗,年尾接年头,每天吃饭过日子就靠村里的补贴,要么就上各亲戚家去蹭饭,生活起居还得老父母倒贴他,吃穿用度还比农夫2号来得好些。这家伙,你又会觉得他优秀吗?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以为这篇文章的主题讲的是“努力”?其实不然,因为很少有人会反对努力。这里要讲的,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
从来没有一个历史时期拥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到近乎与生俱来的人文主义基础,每个人都学会了在自己的立场上、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以“人”的需求和权利为核心,规范自己。在信息高度饱和的今天,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很广,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在他们脑海中碰擦出火花,形成了无数多元而丰富的价值观。他们所做的决定和判断则有赖价值观的导向,并且熟人或非熟人的的意见也会像热点图的分布状态一样,对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像上面讨论的案例,关于“主妇”,关于“农夫”,每一个我都列出了一种观点,可想而知,争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让我们近乎不可控地拥有“自己的观点”。
而人们在这一世代,用“自己的观点”作出的决策,成就了无数欣欣向荣的优秀公司:
“拥有与多所大学合作的联合实验室,将最新科技运用到产品上的公司”,是“行业先驱”;
“常年坐拥高市值的”公司,是“有绝对实力”的公司;
“拥有完善的服务意识的”公司,是“基业长青”的公司……等等。
是先有了这样的公司,才有了这样的概括,还是先有了这样预设的定语,才出现了这样的公司呢?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解难分。
正如优秀的人在定义“生活”,而卓越的公司,在不断刷新“优秀”的定义。当我们还在二维的线性世界里沿着规划兜圈子的时候,他们早已花式起飞,以各种蹁跹的姿态,获取指数级扩大的认可与成功。
当我们还在翻着页背历史书,企图在书里找到世界发展的规律,优秀的人却早已捋顺了笔锋,在历史之书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谁能抓住用户的价值观,并永远比他们领先一步发现他们的需求,制定崇高的目标,谁就能获得用户蜂拥而来的协助,让自己在短时间内以指数级的爆发达成目标。就像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说过的:“如果我最初是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在新技术的掌握和需求创新上,你得比用户要在行得多。
所以你说,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干些什么呢?
回到开始的地方,那句话说“努力总是好的,起码态度端正。”我认为,它仍然是对的,但需要补充的是,努力的方式和花样,如今已不再单一。当你还可以选择的时候,记得仔细辨别一下方向,毕竟机会成本有限,而错过的时日,不会再来。